

全省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主引擎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市召开。《南方》杂志记者温柔 拍摄
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在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10月10日,全省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主引擎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市召开。
2005年12月,经省政府批准,在韶关、阳江两市布局首批3个省产业园区,正式启动省产业园区建设。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,先后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、“一核一带一区”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等重大部署,累计投入超53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和超13万亩专项用地指标支持省产业园区建设。
省产业园区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.4万亿
20年来,广东一以贯之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发展,形成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、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、106个省产业园区的梯次发展格局。
数据显示,15个主平台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139个、总投资超7200亿元;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累计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总计超2700个;106个省产业园区遍布21个地市,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.4万亿元,税收占所在地比重超七成,每年稳定贡献超140万个就业岗位,贡献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7.5%的工业产出,有力支撑“百千万工程”“制造业当家”落地实施见效。
亮眼成绩单的背后,离不开持续完善的政策体系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,聚焦县域产业园区突出问题,研究制定并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县域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 打造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发展主引擎的实施方案》;联合10个省有关部门印发《关于优化提升省产业园区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》;联合省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完成了主平台范围优化调整。省财政厅牵头修订《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财政支持方案(修订)》,进一步降低产业转移项目投产奖励支持门槛、扩大融资奖励范围。
同时,广东坚持大抓招商引资,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引进,省市协同推动园区聚焦主导产业链式集聚升级。
其中,清远、肇庆、江门主平台新承接产业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。茂名主平台总投资186亿元的“华南钛谷”项目、总投资115亿元的丙烯酸产业园项目,珠海总投资约100亿元的珠海奕源半导体大牛网,佛山总投资约50亿元的正泰华南基地相继在产业园区开工。揭阳主平台东粤化学公司全球首创的“20万吨/年废塑料裂解项目”试生产成功。江门依托中创新航龙头带动总投资150亿元的天赐材料项目、汕尾引进红海湾比亚迪一期项目投资75亿元落户园区。
数据显示,2025年1-8月,主平台、大型产业集聚区、省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.7%、5.8%和14.8%,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打造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发展主引擎
此外,会前还举办了广东省“数字园区”内部上线发布仪式。同时,聚焦园区当前“招商、重大项目、运营”热点和难点,组织政府、园区、企业等代表开展三场主题研讨会。
当前,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广东各地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发展的主引擎。
在研讨会上,江门恩平市委常委许坚武分享了恩平市“拆解式”招商构建起数控机床完整产业链生态的经验做法。许坚武认为,招商引资,不一定要追逐“大象经济”,也可以深耕“蚂蚁雄兵”,把产业链做深、做细、做透。
一个地区要打造一个产业,通常是从招引几个龙头企业开始的。恩平市从2018年招入第一家数控机床企业,产值也只有3000万元。没有龙头,如何破局?许坚武介绍,恩平市把“招商引资”变成“招商配链”,把一台数控机床“拆开”,从机床、导轨、刀库到主轴电机、数控系统,对每一个核心部件进行精准招商。如今,恩平市数控机床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,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9年的3000万元到2024年的51.6亿元,短短五年增长了170多倍。
再比如,梅州融湾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,持续推动食品饮料、电子信息、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。今年1-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增长超60%。特别是,借助穗梅产业共建,以链主企业引领,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精准集聚。
梅州市政府党组成员、梅州融湾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文杰介绍,梅州融湾产业园区坚持龙头引领带动,依托梅州圣戈班、广汽部件等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生态,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法国佛吉亚微电机项目今年落户园区,形成关键配套矩阵;同时,推动圣戈班、安闻等企业产品进入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供应链,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
“目前,汽车零部件板块已汇聚3家世界500强企业,集群规模与效益持续提升。”张文杰介绍。
当前,广东省产业园区还存在主导产业特色不够鲜明、招商引资能力不够强、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问题,制约园区快速发展。
此次会议强调,各地、各部门、各园区要聚焦突出问题、紧盯关键环节,凝神聚力抓好标准化建设,加快打造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发展主引擎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|温柔
【本文责编】郭芳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李拉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杨洋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